【教養小撇步:如廁篇】
#分享3個在如廁上的小撇步
我發現孩子很討厭被命令要幹嘛
尤其是2-4歲自我意識高漲的時期
然後也很多孩子在這個時間點開始練習如廁
於是就很常聽到以下的對話:
「你先去上廁所!」
「不要我不想上!」
「趕快去!等等沒地方上!」
「我!不!要!」
或是
「你要不要上廁所?」
「不要我不想上!」
「你確定?等等沒地方上!」
「我!不!要!」
然後結局通常有兩種
一種是被硬拉著去廁所孩子暴哭暴怒
另一種是離開沒多久孩子就吵著要尿尿(白眼
到底要如何才能在這件事上共好?
💡分享我個人的作法:
1. 將你改成我們
「我們一起去廁所」或是「陪我去上廁所」
這不是命令,而是請求 #將需求放在自己身上
一般到廁所之後不知道是聽到水聲還是環境的關係
尿意通常都來的快
原本兩個都不要上變成兩個搶著上😂
然後我也很少問小孩要不要上廁所
因為通常接收到的回答都是不要😂
那還不如我們就直接一起去
真的有想上的,自然而然就會坐上馬桶
#一種順便的概念
2. 課題分離,學習放輕鬆
我的兩個孩子都有在外頭來不及結果尿溼褲子的經驗
(參考這篇:https://reurl.cc/6l9bad)
當下真的會很阿雜,心裡各種OS
#你看吧早就跟你說要上你就不聽
#還要忍住不能說出來
在練習中的孩子
會請他自己準備內褲跟備用衣物放包包以防萬一
(我也會多帶一片尿布、一條毛巾和塑膠袋)
如果真的來不及尿出來,至少還有得換
回家也會請孩子自行清洗尿溼的衣褲
比起我們唸100遍,還不如讓孩子自己體驗過一次
孩子感受到其中的不舒服與不方便
才能透過經驗去學習與練習思考
也可以與孩子討論:「下一次要如何才來的及上廁所?」
同時父母在某件事上越放鬆
孩子越能覺察自己需要的是什麼
3. 隨時鼓勵與肯定孩子
聚焦在孩子有做到與成功的部份
當每一次孩子主動告知要上廁所時
我都會馬上跟他說
「謝謝你告訴我你要上廁所」
「看見你能感受自己身體的需要」
「謝謝你能照顧好自己」
要不厭其煩的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 #每次都說
如同我一直講的,你關注什麼就會放大什麼
累積生活中的小成功,同時也累積孩子的自信心
不用刻意,孩子自然會進步
因為 #人與生俱來都有向善與變好的本能
最後以上狀況適用於已經脫離尿布成功如廁的孩子
我個人不是訓練派的
兩個小孩都是等他們自己準備好才開始練習如廁
#準備好的意思就是我擦地板一天不超過3次
所以不要跑來問說要怎麼訓練小孩如廁
因為 #我不知道阿😂
不過可以分享在孩子預備好的時候
成人如何預備好合適的環境以及心態來陪伴孩子成長
之後有機會再來分享吧!
#想知道的人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
或是你們有想聽哪方面的教養小撇步
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!
#上個月還在包尿布的小孩這個月已經不包了
#連坐汽座也堅持不穿 #很愛說我寄幾決定
#今天還跟別人說我是姊姊因為我穿內褲